春季心脑血管应注意什么 心脑血管病的用药.txt

春季心脑血管应注意什么 心脑血管病的用药.txt_第1页
春季心脑血管应注意什么 心脑血管病的用药.txt_第2页
一、春季心脑血管有哪些要注意的首先我们来看看春季心脑血管疾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以及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的习惯?第一,要控制好血压,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要时常去医院检查血压,让自己的血压尽量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第二,重视防寒保暖,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不要过早地脱去冬衣,特别在寒流来袭的时候要增加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护好脑,护好背,防止因气温的变化引起血压波动和受凉感冒。第三,注意饮食,不要吃辛辣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中的胆固醇。第四,保持良好心态,天气的变化会导致人的情绪波动,平时尽量做到情绪安定,处事不要过激,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好的心态。第五,不要熬夜,养成好的作息习惯,熬夜很容易造成脑部供血不足,严重的还会猝死。只有我们养成好的习惯,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虽然说疾病很可怕,但是在特定的时间里,做好预防措施,就可以帮助我们减少疾病的发病率,也就能从根本上远离疾病了。相信上面有关春季心脑血管的保护方法和习惯能给大家带来好处!二、心脑血管病用药三重忧虑多——公费医疗的人乱用药多有钱的和有权的人喜欢用最好的药,只要有适应症,就盲目追求多和好。一个年龄70多岁的老干部,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血脂异常,跑了不少大医院、找过许多名医,每天吃二十四五种药。可感觉还不好。专家告诉他用药要分类。一、哪些药是必用的。二、哪些是临时的,像an眠药。三、可用可不用的。四、没必要用的。给他的原则:少、精、对症、固定时间吃药。经过筛选,这位老干部每天只用9种药,过两三周后*话说好多了。另一个典型病人是一位男性心律失常患者,早搏难受。他找一次大夫加一种药,结果越吃越不好。专家帮助他测心率并询问生活中有无烟酒嗜好。最后建议他停掉所有的药,注意休息。一周后病人好了,出国了。心律失常很常见,原因很多:没睡好觉、喝酒、生气都可诱发,休息好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吃药。很多人认为中药无毒、安全,是治本的,这是历史的误导。中药最大的问题是对长期累积的效果和副作用没有总结,没有研究。有一位中医大夫吃含马兜铃酸的药治肾病,吃了十几年,吃得肾衰了,没治了,住到西医病房,没救过来。在脑血管病预防上,尤其是我国北方,有点条件的患者总认为静脉注射比口服药物好,好多老人冬春季要输两次液通血管。后果是忽视了平时预防,带来浪费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病人乱用药的原因是贪多、贪保健、贪无毒有效,尤其迷信中药。另一方面,有些人没有医保,没有钱,什么都没有,病得扛不住了,也只能用最便宜的药,效果差、副作用大。这些人在社会底层,是通常所说的草根阶层。少——推荐药物只有30~50种在市场上1000多种脑血管病治疗药物中,真正为医生接受、用着放心的大概也就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推荐的30~50种了。全国现有脑血管病人700万,年新发病人250万,年死亡120万。2003年,全国脑血管病直接住院费用97亿元,加上二级预防和康复,全国在这个疾病上全年花费300亿元。从商业角度看,疾病的市场需求是固定的。好多人就来抓这个商机。这个过程就出现了混乱。比如,目前脑血管病用药种类数以千计。国内五六千家药厂,几乎家家都有脑血管病药物。尤其中药厂家没有哪家不生产,几乎一两个月就有一个号称新药的药物出来。国家新药审评标准不一,尤其中、西药是两个标准,疗效都说90%多,但真正为医生接受的并不多。研发与临床脱节到什么程度?药厂说明书连病名都不对。如适应症叫脑动脉硬化,原来讲的脑动脉硬化实际上属于老年记忆障碍、老年痴呆早期、老年抑郁等脑功能障碍的范畴。脑动脉硬化这个病名10多年前就淘汰了,可现在的说明书还在用。有的药品说明书说治疗脑梗塞、脑栓塞,实际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小概念。说明书中有这些问题,上市时国家为什么批准?为什么没发现?新药层出不穷,医生用药也有赖于厂家的培训。但厂家对每个培训都有利润的考虑,没有利润或不能带来利润的培训基本不去,尤其国外厂家不肯出这个钱。临床实验如果由专家发起、专家研究,厂家赞助,还是可控的。如果由厂家发起研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林之风文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林之风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