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咳嗽4小偏方1、生姜红糖患风寒感冒时,还伴有咳嗽,可以用生姜3~5片,小儿1~2片,大蒜7~10瓣,小儿2~3瓣,红糖半勺一起煮,要小火煮10分钟,把蒜头的辣味煮掉,这样效果好。2、蒸大蒜水取大蒜7~10瓣,小儿3~5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在碗上加上盖子,放入锅中去蒸,大火烧开后改小火蒸15分钟即可。当碗里的蒜水已不烫了,较温时喝下,大蒜可以不吃,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3、麻油姜末炒鸡蛋将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锅内,油热后放入姜末,稍在油中过一下,随即倒入1个鸡蛋炒匀,在临睡前趁热吃下,每晚吃一次,坚持吃上几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4、梨,花椒,冰糖梨一个,洗净,靠柄部横断切开,挖去中间核后,放20粒花椒,2粒冰糖,把梨上部拼对好,放入碗里,上锅蒸半小时左右即可,成人一次吃完,小儿可分二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对治疗风寒咳嗽效果非常明显。二、冬季咳嗽普遍存在4个误区每到冬季,稍不注意就会伤风感冒、咳嗽。于是,不但药店里的各种口服抗生素、止咳药热销,连医院门诊也会挤满因咳嗽感冒而来输液的人。但面对冬季咳嗽,普遍存在4个误区。误区一:感冒后一定会咳嗽人们常常把咳嗽、感冒、发热三者联系在一起。尤其冬季寒冷,气温低,很多人一出现咳嗽就会想到是感冒引起的。其实,引起咳嗽的原因很多,如病毒和细菌感染、过敏、烟尘、大气污染等理化刺激,肿瘤等原因都可引起咳嗽。咳嗽主要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指3周以内的咳嗽,是呼吸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亚急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3周,在8周以内的咳嗽称为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季,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般是急性咳嗽,需要及时给予药物治疗。而咳嗽反复发作超过8周,同时胸部没有异常,基本为慢性咳嗽,抗生素治疗一般无效,需要从上述病因出发进行检查。误区二:咳嗽用抗生素好得快一感冒就吃抗生素,这已经是很多中国人无法绕过的治疗盲区。由于缺乏正确的用药常识,每年冬天挤到医院门诊输液的感冒患者也越来越多。抗生素的滥用不但使患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高,越用越高级,并且对于不适用抗生素治疗的疾病,还会因错误用药贻误治疗。以咳嗽为例,最常见于感冒,而感冒的罪魁祸首多是病毒。抗生素类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感染,对病毒无效。这时用抗生素非但改善不了症状,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何判断感冒是由病毒还是细菌引起,可通过血常规、痰培养等方法。误区三:一咳嗽就用止咳药咳嗽就吃止咳药,这也是很多人的惯用方法。药店里买来一瓶止咳露,喝了也确实好使。但止咳药的副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一些中成止咳药水中含有*的相关成分。将罂粟未成熟果实中的浆汁收集后干燥即是*,*的成瘾性非常强,一旦吸食,容易上瘾。在非处方药的止咳药中,复方甘草片价格便宜效果好,很受患者欢迎。但其成分中也含有少量*,故复方甘草片用法用量中规定使用期限为3~5天,这一点也易被人们忽略。临床上曾有报告,慢支患者每日服用复方甘草片三次,每次四片,连服三个月,发现时已成瘾。误区四:忽视饮食调理中国人生病往往重就医用药,轻生活调理。事实上,患病之前防重于治,患病之后三分治七分养。冬季防住了感冒就挡住了咳嗽发生的第一道关。首先,注意呼吸道保暖,尽量穿高领的衣服,或者是出门戴口罩围巾;其次,坚持每天用冷水洗脸漱口,有利于提高呼吸道抵抗冷空气的免疫能力,但是冷水不宜过冷;再次,咳嗽大多是呼吸道受刺激后的生理反应,所以在饮食上最好清淡;最后,多喝水,尤其是喝温水,能把呼吸道里的过敏物质稀释、清除,减少呼吸道的过敏反应。饮食的调理对于咳嗽的预防也很重要,可以食补养肺。适当进食一些养阴生津之品,如百合、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及各种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咳嗽后可煮冰糖梨水和冰糖萝卜水服用。如果咳嗽严重,或者久咳不止,建议到呼吸道内科就医。三、治疗咳嗽的药膳食疗方搽风油精止咳平喘患哮喘病咳嗽不止时,可用风...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