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季健身运动要注意什么一、冬季锻炼要充分热身季由于气温较低,人体的肌肉、韧带和关节的弹性及伸展性较低,因此必须充分做足准备活动,直到身体微微出汗,感觉肌肉、韧带和关节不再僵硬为止。如果热身不够,会导致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抽筋的现象。冬季体育锻炼最好以中小强度为主,运动量也不宜太大。一般说来,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合适的。简单来说,有氧运动是指任何富于韵律性的运动,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为中等或以上。二、冬季锻炼要注意“冷热”适度体育锻炼时的着装要适当,这其中不同的人群有个体的差异,但一个基本的尺度是以“能够忍受的寒冷”为底线。如果在运动中担心受冷着凉,可适当多穿一些衣服,在运动过程中根据身体感受适当地减衣,但必须注意停止运动后应该逐步加衣。三、冬季运动的饮食与补水体育锻炼过程中不要为了减肥而刻意地回避含脂肪、糖较多的食品,相反,为了保证身体健康的需要,高蛋白、含脂肪和糖分高的食物还是必需的。冬季体育锻炼中的饮水以及锻炼后的恢复同样重要。饮用水的温度一般不要低于13摄氏度(口感略微清凉,牙齿不感觉冰冷),饮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运动后不要急于马上洗澡,至少应休息15分钟再用热水洗澡。二、冬季最适宜的5项运动慢跑慢跑是一项理想的运动项目,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跑步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减肥健美。对于老年人来说,跑步能大大减少由于不运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肥胖症;减少心肺功能衰老的现象;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有助于延年益寿。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坚持慢跑者得癌症的几率小。徒步徒步,坚持持久好处很多,会使人走出疲惫的状态精神焕发。但是徒步的方式也很有讲究的。相对于其他健身运动来说,徒步应该是最容易实现的。散步式:功效是可缓解压力。每次2公里左右,散步频率每分钟50~70步,每周3~5次,步态放松。散步时头、肩、臀部、膝盖和脚呈一条直线,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保持这个被称为“脊柱不偏不倚”的姿势。阔步式:功效是可强健骨骼和肌肉。每次2~3公里,每分钟不少于100步,每周4~5次,要加大步幅。竞走式:功效是可控制体重。每次不少于3公里,每分钟不少于100步。步态:要使出全身的劲,每一步由10个脚趾发力,加大摆臀,使人有一种向上的感觉,每周不少于4~5次。竞走可减少罹患高血压、糖尿病、胆囊炎、心脏病和肥胖症的可能性。快步式:功效是可促进心脏健康。每次2~3公里,每分钟120步左右,每周3~4次。自行车骑自行车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心肺功能,锻炼下肢肌力和增强全身耐力。骑自行车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此项运动不仅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得到锻炼。骑自行车时,由于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可收到显著的减肥效果。三、冬季锻炼有什么好处冬季锻炼好处多冬季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能锻炼不怕严寒的坚强意志,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防止发生各种疾病。“冬练三九”这句谚语,就是人们在长期锻炼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冬季体育锻炼,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体育锻炼还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能够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适应寒冷的环境,提高人们的御寒能力。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和一般人相比,抗寒能力可增强8~12倍。冬季在室外锻炼,不断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造血机能发生明显的变化,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抵抗疾病的抗体适当增多,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所以坚持冬季锻炼的人,很少患贫血、感冒、扁桃体炎、冻伤、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就是这个道理。冬季锻炼最佳时间冬季的最大特点是气温低,早晨的空气容易出现逆温层,近地层空气污染较大,所以冬季锻炼必须注意选择锻炼时间,既错开身体和环境的低温时段,也避开早晨的污染时段,从而...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