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书笔记2000字:带着有针对性的问题读书是会学习的重要表现,本书我带着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很难自控?如何有效提高自控力?本书从意志力讲起,理解意志力就能更好的培养自控力。重点讲解人们自控力弱表现背后的心理学机制,帮助人们认清自己为何会失控,并提出改善的方法,帮助人们培养更强大的自控力。(书中作者将意志力定义为:控制自己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并指出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在早上的意志力水平最高,因此建议人们将重要的事情放到第一位去做。)1、为什么人们很难自控?——有7大意志力挑战让人很容易失控。我们的大脑有三种力量——“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我们都有过这种感受:每当需要考验意志力的时候,脑海里总有两个不同的声音,一个是“我要做”的声音,比如我要玩游戏、看电视、吃烧烤等,另一个声音是“我不要”,它让自己尽量克制欲望和冲动,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事情上。那么该听谁的?此时就要依靠自控力来下达最后的指令,自控力的生理结构来源于前额皮质,它有着“我要做”的意志,它的作用是让人选择做“更难的事情”很多时候意志力不够强大,总是很轻易的跌入“我要做”的陷阱,导致人们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常见的7个意志力挑战见下。(1)道德许可效应表现:当我们取得进步或者做了些积极的行动,就想着获得一些奖励,通常情况下会放纵自己,最终背离目标。失控的原因:我们内心深处认为真正的自己想做坏事,每次自控都是惩罚,只有放纵自己才是奖励。挣脱陷阱:要给自己这样的心里暗示——真正的自己是那个想要变得更好的自己。采取了一些积极的行动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不是目的,不应拿此种进步当做放松的借口。(2)向明天赊账表现:我们总喜欢把事情拖到明天再做,今天只听从“我要做”的声音,可是明天过后又要拖到后天。失控的原因:只要是有可能达到的目标,我们的大脑就把可能性当成了真正完成了目标。挣脱陷阱:每当产生这种念头,就这样提醒自己——把今天的所作所为当做是往后日子的常态,你不可能奢望明天你就换了一个人,你还是会走老路,明天和今天毫无区别。(3)奖励的承诺表现:听从大脑虚假奖励的承诺,易采取不受控的行为,却没有带来让我们生活有意义的真实的奖励。可是遵循它的承诺却只收获了不满足(加上一想到要停下来就会焦虑)就会让我们上瘾,不断追求并不会带来满足感的快乐。比如刷抖音会一直刷下去。失控的原因:世界上充满了能带给我们刺激的东西,它会激活我们的“奖励系统”,释放多巴胺,促使人们为了大脑承诺会得到的“奖励“采取行动,追求快乐。挣脱陷阱:提前预测大脑的“承诺”带来的快乐对既定目标有利还是有害,再决定要不要跟随这个“我想要”的意志。(4)缓解压力的承诺表现:当人情绪低落,感受到压力时,也是意志力最薄弱的时刻,为了缓解压力人们会本能性的跟随奖励的承诺做些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情,但往往事与愿违。原因:人体在奖励系统下释放的是多巴胺,这种化学物质作用机制并不会直接促进人缓解压力,能缓解压力的化学物质是血清素、γ-氨基酸丁和催产素。挣脱陷阱:感受到压力时,去做能够释放血清素、γ-氨基酸丁和催产素的事情去缓解压力,比如散步、听音乐、冥想、与朋友相处、运动等等。(5)恐惧管理表现:人们因为感受到恐惧而做出的不合适的排解恐惧感的行为,比如看到疯狂购物、吸烟、嗜酒等。失控的原因:当人类想到自己死亡,或者感受到害怕时候,会去寻找任何能让自己安全、有力量、得到安慰的的东西,更容易屈服于诱惑。挣脱陷阱:远离任何会造成恐慌的环境因素,正视恐惧,做出理性的选择。(6)“那又如何”效应表现:从放纵、后悔到更严重的放纵、后悔的恶性循环。失控的原因:屈服于欲望、诱惑会让你对自己失望,让你想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情,而最廉价、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是什么?——遵从“我想要”的意志,继续做导致你情绪低落的事情。挣脱陷阱:在压力和挫折面前自我支持、自我同情、自我谅解。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要做的是安抚好这种情绪,而不要求全责备,自我批评。(7)改变的承诺(虚假希望综合征)表现:当我们...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